GOVERNANCE 公司治理

一、成本分析
因應利率、匯率變動及通貨膨脹情形對公司損益之影響及因應措施:
  1. 因應利率、匯率變動及通貨膨脹情形對公司損益之影響及因應措施:本公司一向採取保守之現金管理政策,主要來自於本身營收,再配合銀行借款,來因應公司運作。113年初銀行借款為0仟元,銀行存款為363,130仟元,113年底銀行借款為0仟元,銀行存款為535,740仟元。
  2. 本公司借入款項,部份屬浮動利率之債務,惟利率波動幅度不大,故預期不致產生重大市場風險。
  3. 本公司部份之資產及負債科目以外幣為計價單位,公平價值隨市場匯率波動改變,惟因外幣金額不大,不致產生重大市場風險。
  4. 因應國際通貨膨脹議題,本公司會持續調整存貨水位,秉持朝高附加價值的業務聚焦經營,以優化的產品組合、穩健的行銷策略、平衡的通路經營與有效掌握市場營運模式,提昇回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二、獲利能力評估 
  1. ROE評估:本公司2024年度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6.6%,較2023年度增加1.7%,表示公司持續努力為整體股東資金創造更佳的獲利效率。 
  2. 業務分析:經營團隊的組織調整,使得本公司在結構上更趨近完整,並透過策略聯盟、交叉通路行銷,使得本公司在業務推廣上,有更多的資源得以運用,效益將於逐漸呈現。除了加強國際知名代理品牌的引進,並致力自有品牌的研發及開創。透過例行性活動、異業結盟、及通路開發的方式,進而增加品牌及產品的曝光度。未來除加強現有之自有品牌及代理品牌的業務拓展,仍將持續研發產品並尋找有潛力之商品代理,發揮本公司優勢的貿易能力。
三、市場評價分析 
  1. 評價水準分析:本公司2024年度的股價淨值比(PBR) 2.87倍,表示市場對於本公司的肯定,我們會致力於確保投資人對我們的評價能反映出公司真實的內涵價值。
  2. 潛在成長評估:食品產業藉由多元化布局策略,強化營運競爭力及經營韌性,滾動式調整及創新營運特色,以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創造新一波成長動能。
四、公司治理分析
  1. 董事會結構及獨立性:本公司董事會由7席董事組成,其中有3名獨立董事,占董事會的42.86%。本公司獨立董事皆具有豐富的產業實務經驗和專業知識,透過董事會結構之多元化及獨立性,促使董事會決策過程充分考慮各種專業知識和觀點,並能獨立於公司管理階層,提供客觀的意見和建議。  
  2. 董事會運作之有效性:本公司每年對董事會和功能性委員會進行績效評估,以提升其運作之有效性,評估內容包括對公司營運之參與程度、決策品質、成員之結構與選任、持續進修、內部控制等,以健全公司治理結構。 
  3. 資訊透明度:本公司定期舉行董事會,並於每次會後即時公開揭露董事會重要決議事項。此外,資訊透明度政策包括對重大決議事項的揭露和說明,以確保股東充分了解公司的營運和策略方向。
五、風險及競爭評估
  1. 總體經濟分析:本公司營運所在地總體經濟、貨幣政策相對穩定健全,有利於企業的發展。通膨率和利率仍維持在合理範圍內,有助於業務規劃和成本管理。隨著全球供應鏈回穩,通膨逐漸回落,家庭實質購買力提升,支撐消費需求,惟預測美國經貿政策轉變將不利全球貿易發展,以及不確定性升高等,主要機構預測今(2025)年全球經濟平穩成長。在未來不確定因素方面,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紅海危機升溫、綠色補貼競賽演變成全球貿易戰、極端天氣事件擾亂全球供應鏈、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貿易與投資表現,本公司將持續研判並加以關注。
  2. 產業競爭分析:我國食品內需市場競爭激烈,政府及相關公協會團體積極推動食品出口,食品業者亦積極加強營運實力,尋求國際合作與海外設廠,加速拓展國際市場版圖。然國際經貿情勢多變,出口目標國之監管規範、檢驗檢疫、關稅、物流、語言及市場趨勢等,為跨足海外市場之挑戰,需持續關注。新興商機如穆斯林清真市場及寵物市場崛起,為食品業者成長第二曲線,紛紛布局,惟拓展時應重視目標市場與消費者需求變化,制定有效的經營與產品開發策略。我國餐飲內需市場競爭激烈且趨於飽和,連鎖餐飲集團搶攻全球市場,持續透過跨界創新、全球展店以拓展潛在客群,並應用智慧化技術提升營運效率,滿足消費者多元餐飲體驗及服務等需求。隨著電商消費需求增加,物流及倉儲布局重要性提升,藉由物流中心、電商平台投資持續推動電商業務發展。零售通路業者透過資源再利用、循環食品積極投入永續經營,利用創新技術與循環經濟減少碳足跡,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食品產業藉由多元化布局策略,強化營運競爭力及經營韌性,滾動式調整及創新營運特色,以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創造新一波成長動能。
六、政策與計畫
  1. 短期強化計畫 :本公司短期業務規劃係自有品牌精耕在地食材,強調原料溯源管理;代理品牌著重於知名品牌合作,與品牌原廠合力行銷;國內通路進行經銷商整併及開發現代通路;國外市場為拓展亞洲消費市場。配合市場需要並遵照公司之通路發展計劃,以增加產品商機的拓展及追求階段性股東權益提升。
  2. 中長期強化計畫 :長期發展則應深入掌控品牌動向,自有品牌著力於提升含金量,代理品牌聚焦於日、韓產品,並引進具有市場性的國際品牌;以經營品牌、開發商品及鞏固市場之導向,來創造股東權益之最大投資報酬。